根據不同組機需求,請先參考 ”蜘蛛機組裝設定説明 - 我該從哪裏開始?(文章列表説明)”
上一篇介紹了蜘蛛機硬體組裝,接著來介紹靭體安裝設定程序。
iNAV 安裝及設定
想瞭解更多關於 iNAV Configurator 的資料,可以參考 iNAV GitHub 首頁
https://github.com/iNavFlight/inav-configurator/blob/master/README.md
首先,到 iNAV Configurator 的 GitHub Release page 下載最新版 Configurator
https://github.com/iNavFlight/inav-configurator/releases (Release Page)
下載最新版 iNAV configurator,V2.5.0(目前為最新版)下載點
http://github.com/iNavFlight/inav-configurator/releases/download/2.5.0/INAV-Configurator_win32_2.5.0.zip (Windows 32-bit)
https://github.com/iNavFlight/inav-configurator/releases/download/2.5.0/INAV-Configurator_win64_2.5.0.zip (Windows 64-bit)
解壓縮之後,執行 inav-configurator.exe
(iNAV 沒有中文化界面,大家要辛苦一點了。。。)
看到這個畫面,大家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?沒錯,這個頁面除了是藍色和 iNAV 的 logo 之外,跟 BetaFlight 根本完全一樣。其實, iNAV 和 BetaFlight 基本上就是堂兄弟。BetaFlight 當年決定不在發展 GPS 飛行模式,全力研發提升飛行效能,部分人員就跳出來另組 iNAV,繼續發展 GPS 飛行功能。研發過程中,除了自己開發的 GPS 飛行部分,也不是加入 BetaFlight 成熟的功能。iNAV 除了多軸機之外,也支援固定翼。最近,還打算加入遙控船和車。。。
進入 iNAV 之後,飛控 USB 連接電腦。確定連接埠正確後,點選左側 Firmware Flasher。進入刷機界面,選擇 OMNIBUSF4V3,版本 2.5.1(6/16 發表),打開 Full chip erase,然後點選右下方 Load Firmware(Online)開始下載 iNAV 韌體。完成之後,點選 Flash Firmware 開始刷寫 iNAV。
刷寫成功之後,按右上角 Connect 開始飛控設定。
刷寫後首次連綫,iNAV 會要求你選擇機子形式,這裏就選擇 3-7 吋小四軸機(Mini Quad with 3" - 7" Propellers)。選擇之後,iNAV 會自動寫入部分相關設定。
選擇完成,進入第一頁 Setup。這裏必須注意上方 Gyro / Accel / Baro 都要亮起來。如果沒有,那就是硬體問題,請停下來檢查。
點選左側 Calibration 進入第二頁。這裏,我們要執行六面校準程序。iNAV 的六面校準相當于 BetaFlight 的水平校準,目的都是校準加速計,讓加速計瞭解機子的方向,不過六面校準比簡單的水平校準穩定多了。
六面校準程序如下:
- 點選 Calibrate Accelerometer。系統會跳出一個視窗,提示你校準程序即將開始。點選 OK 繼續。
- 依序把機子的上/下/前/後/左/右六面依次朝上(就是按照畫面中央的六個小圖擺放機子),等機子穩定之後,再按 Calibrate Accelerometer,開始校準。等到 Process... 的視窗消失,繼續下一個方向。六個方向各要做一次,次序無所謂。
- 六個方向校準做完,系統提示校準完成,按 OK。這時,要注意下方 Accelerometer Value 中的六個數字,應該會由原始的 0 和 4096 變成其他不規則的數字。如果沒有變化,表示校準不成功,那就要重新來過。
下一步,進入第3頁 Mixer 混控。這裏的混控不是遙控器上的混控,而是機子改變姿態時,各個馬達的反應比例。設定時左側選擇 Multirotor(多軸機),右側選擇 Quad X(X 型四軸機),然後按 Load and apply。接著,警告畫面出現,直接按 Save and reboot。系統重啓之後會回到第一頁 Setup,這時會發現原先畫面中央的轉動方塊變成了小四軸。轉動機子小四軸也會相應轉動。(如果各位仔細觀察,目前小四軸的動作是左右相反,前後相反。不用緊張,因爲設定還沒完成,目前一切正常)。切回 Mixer 頁,可以發現混控設定數據已經填入。
接著進到下一頁 Output 輸出設定。不同于 BetaFlight,iNAV 把馬達設定相從 Configuration 移出來單獨一頁,其實設定項還是一樣的。
在這一頁,我們必須填入電變及馬達設定
- Enable motor and servo output:這項先不理它
- ESC protocal 電變協定:DShot600
- Servo refresh rate:保持預設
- Stop motor on low throttle:解鎖時馬達是否怠速?預設有怠速。如果希望解鎖時馬達不轉,就打開這個選項。
- Motor IDEL power:馬達怠速設定,預設是 15%。對於小四軸來説,15% 通常都太高了,建議降低到 7%。以後再根據測試飛行調整。
- Number of motor poles (number of magnets):馬達極數,也就是馬達的磁鐵數目。目前這項設定只對 BL Heli 32 的電變設定 RPM filter 有效,我們使用的是 BL Heli-S 電變,所以這項可以不管。
設定完成,一樣按 Save and reboot。
下一頁 Port 設定各個 UART 的作用。這個部分跟 BetaFlight 完全一樣。
- USB VCP:這行千萬不要動!!!
- UART1:關掉 MSP。最後一行 Peripherals 選擇 IRC Tramp
- UART6:打開第三行的 Serial RX
設定完成,按 Save and reboot。
下一頁進入 Configuration 設定。這頁要更動幾個地方
- Board and sensor alignment:因爲我們把飛控前後對調,轉了 180 度,所以要把 Yaw degrees 設定成 180。
- Craft name:機子名稱。填入你的機子名稱,這個名稱可以在 OSD 上顯示出來。
- VTX:設定圖傳預設頻段(Band),頻道(Channel),功率(Power level)。其中,功率以級數表示。1 代表 25mW,2 代表 100mW,3 代表 200mW
- 如果要設定回傳,就把右邊的 Telemetry output 打開
設定完成,按 Save and reboot。
Failsafe 失控保護設定
- Guard time for activation after signal lost(失控保護延遲時間):改成 10。
- Procedure(失控保護程序):改爲 Drop ,直接上鎖降落
設定完成,按 Save and reboot。
PID tuning / Advanced tuning 兩頁暫時跳過,使用預設參數。
Programming 是新的功能,不影響飛行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。
進到 Receiver 頁面,第一個發現是。。。怎麽所有頻道都是 0?就算沒有對頻,應該也有失控保護的通道值才對吧?
這邊,iNAV 的設定和 BetaFlight 有些不同。在 BetaFlight,接收機所使用的協定是在 Configuration 中設定,iNAV 把它抽出來,放到 Receiver 這頁了。只要到視窗右側,把 Receiver Mode 接收機模式設定好,通道值就會出現。這裏,我用的是 R-XSR 接收機,使用 F.Port 協定,設定如下:
- Receiver Mode:SERIAL
- Serial Receiver Provider:FPORT
- Serial Port inverted:OFF
- Serial receiver half-duplex: ON
如果是 XM+ 或 R-XSR 接收機,使用 Sbus 協定(無回傳),設定如下:
- Receiver Mode:SERIAL
- Serial Receiver Provider:SBUS
- Serial Port inverted:OFF
- Serial receiver half-duplex: OFF
設定完成,按 Save and reboot。
重啓完成,請完成接收機對頻,並測試接收機各通道是否正常工作。
接下來,進入 Modes 界面,設定飛行模式開關。這裏的設定方式和 BetaFlight 完全相同,還是依照自己的習慣設定解鎖和飛行模式等等撥桿開關。由於 iNAV 可執行定高飛行,多了一個 AltHold 模式(定高模式)。這裏我把半自穩模式取消,設定成定高模式,所以飛行模式撥桿變成:自穩--定高--手動 三段開關。依照自己的使用習慣,定高模式也可以設到獨立的撥桿,或與其他模式共用撥桿。
接下來,直接跳到 OSD 設定頁。這裏的設定也和 BetaFlight 類似,唯一增加的是 Altitude(高度)可以顯示了。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設定 OSD。
如果想改變字體,或是 OSD 出現亂碼,可以點選右下角 Font Manager(字型管理大師)重新選擇上傳字型檔。
設定完成,按 Save。
如果機子上有接 LED,可以進入 LED 設定頁面,指定 LED 的功能。設定方法跟 Beta Flight 完全相同。
到此,iNAV 基本設定完成。最後,切記進入 CLI 界面備份設定。切換到最後一頁 CLI...
- 先點選 Clear output history 來清除畫面。
- 在下方 Write your command here 那邊,打入 diff all,然後按 enter。這時,視窗會表列出所有設定。
- 等到最後一行 save 出現,點選右下角 Save to File,將剛剛表列的設定全部存檔備份。
好好收藏這個設定檔,以後設定出問題的時候,只要重刷系統,然後回復這個備份儅,機子就可以立刻復原了。
在 CLI 界面,還可以打入 help,系統就會列出所有的命令,它們的解釋,以及可用參數。這個是不是很方便?
iNAV 設定全部完成,下一個步驟要刷四合一電變的 BLHeli 韌體。刷寫電變韌體的程序請參考 ”如何設定 RPM 濾波 (RPM Filter)“ 文中刷寫電變韌體的部分。
下一篇文章將介紹其他細部設定及測試。
待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