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機由於體積限制,無法使用大型槳及大型馬達,通常動力有限。雖然輕量化能提高飛行效能,如何更有效的精確控制油門更爲重要。除了練習油門控制以外,在這裏教大家一招秘技。。。

先來一點點理論吧。控制油門分解動作:

1. 推動遙控器搖桿

2. 遙控器根據搖桿位置(角度)決定油門通道數值

3. 把油門通道值傳給機子上的接收機

4. 接收機告訴飛控飛手命令的油門大小

5. 飛控經過計算之後,輸出命令給各個電變 / 馬達達到設定轉速,提供各軸適當的升力

看起來很複雜?其實穿越機本來就不是簡單的結構。不過現在的硬體技術進步,不瞭解這些步驟也可以享受飛行。但是要更精確的讓機子”聽話“,就要進一步瞭解這些細節。今天介紹的,就是步驟 1 和 2 的變化型。

 

OpenTX 中設定模型(Model)的時候,一定會設定各個通道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"曲綫(Curve)" 這項設定?即使注意到,一般就忽略它們。不然就是在 Pitch/Roll/Yaw 設個 Expo,讓動作柔順一些。今天要介紹的是油門(Throttle)通道的曲綫設定 -- 油門曲綫。

檔案_000

 

什麽是油門曲綫?簡單地說,就是打杆行程量和油門大小的關係函數。打杆的時候一定有個最低點 / 中點 / 最高點,以預設的綫性油門來説,分別對應 0% / 50% / 100% 油門大小,控輸出的油門通道數值對應 1000 / 1500 / 2000。所以如果搖桿推到下行程一半的位置,控輸出油門通道 1500,飛控得到這個命令,就知道飛手要求油門 25%。詳細的關係可以參考下圖。

image

 

問題來了,雖然我們控制的是油門大小,油門越大出力越大,可是我們的目的是控制機子運動 -- 上升或是下降。要怎麽知道哪個油門位置機子會上升?那個位置機子會下降呢?爲什麽不是油門推了就上升?關鍵就處在重力。機子必須有足夠的升力來克服機身重量,機子才能上升。當螺旋槳產生的升力剛好等於機重,機子可以在空中懸停,這個油門位置就是懸停油門。

 

image

 

至於機子能上升多快,就取決與螺旋槳能產生的推力大小,更正確的説法是 "推重比" -- 推力于機重的比例。一般 5 吋大機的推重比都很高,至少 5:1 以上,競速賽道機更可能高達 10~15:1,這個推力室很驚人的。65/75mm 軸距的小機就沒有這個條件了,推重比 2:1 也很常見。換句話説,油門要推到 50%,機子才可能起飛 / 懸停。整個飛行過程,搖桿形成幾乎都在上半行程,下半行程幾乎是無用的空間。換句話説,每次起飛,油門搖桿都要很快速的先撥到中點,然後再慢慢加油門。降低高度的時候也要很小心的油門不要收太多,不然機子很快掉下來。這樣的油門曲綫當然不好控制。

 

這個情況有沒有辦法改善呢?答案是有的。OpenTX 裏面提供了自定義曲綫的功能,我們可以用來調整油門曲綫。什麽意思?看看下圖吧。。。

 

image

左圖是正常的綫性油門,由於推重比的限制,幾乎有 30~40% 的行程都是無效油門行程。這時,如果我們把油門曲綫摺彎一下,雖然無效油門行程還是 30~40%,我們搖桿的無效行程降低到了大約 10%。也就是説手指能控制機子有效油門的搖桿距離 / 角度變大了,就能更精確的控制有效區的油門。什麽?無效區油門行程的解析度變低了?   既然是無效行程,幹嘛管他的解析度?

 

知道要做什麽了,那具體要怎麽做呢?舉個例子吧。

首先你必須知道你的機子懸停油門是多少。你可以把 BetaFlight OSD 裏的油門位置(Throttle position)叫出來,然後機子解鎖起飛懸停(或者等速水平前進),這時 OSD 上面顯示的油門值,就是懸停油門以百分比形式呈現。

image

 

知道懸停油門值之後,要先建立自定義油門曲綫。進入 OpenTX Model 的第 7/13 頁 CURVES(我的 X9D+ 是 2.3.3 版 OpenTX。不同版本的頁面位置可能不同),點擊 CV1 來定義第一條自定義曲綫。

檔案_001

按照下圖將曲綫設定成 Custom,然後選取 3pts(3 點曲綫),右邊就會讓你鍵入 3 點的 X/Y 座標。第 1 點和第 3 點簡單,就設在(-100,-100)和(100,100)。第二個點是曲綫的轉折點,要怎麽設就要傷點腦筋了。。。

首先是 X 座標,我們可以把整個搖桿行程範圍想象成 -100 到 +100,中點是 0。我的習慣是盡量利用 90% 的範圍,留下 10% 行程給無效油門區。留下無效油門區的用意是因爲有效 / 無效區的分割點其實是會受環境和電池電壓影響的,雖然不需要精確控制,還是需要有點區別。所以,我把 X 設在

X2 = -100 + (200 * 10%) = -80

那 Y 座標呢?我的習慣是設在懸停油門再往下 10% 的位置,這也是因爲需要的轉換位置會根據實際狀況有些改變。另外,我們也要留一點空間來控制機子下降的速度。所以,以懸停油門 50% 來計算

Y2 = -100 + [200 * (50% - 10%)] = -20

 

檔案_002

 

曲綫設定好之後,回到油門通道設定,將 Curve 設成 Cstm,然後選擇 CV1 就完成了。

檔案_003

 

這樣,就能最大化搖桿能控制的有效行程。換句話説,你的手指頭可以達到最好的解析度。優化小機控制第一步完成。

 

還有什麽秘技嗎?嗯,這個留著下次再聊吧。

 

對了,這個技巧是不是只有小機能用呢?當然不是,飛手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,任意的調整油門反應曲綫,這樣在理論上就可以讓不同的機子搖桿動作完全一樣,不受推重比差異的影響。擧個例子來説,如果大機的推重比太大,造成油門只要推一點點,機子就往上衝,根本不受控,就像脫繮野馬一樣。這時也可以利用類似的方式讓懸停搖桿位置向上一些,機子就會溫馴一點。至於具體的做法,就當作是作業,大家自己想想吧。

arrow
arrow

    Wayn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